据《2021眼健康及干眼科普报告》显示,我国的干眼发病率为21%~30%,也就是说,5个人之中有1~2个人受干眼的困扰。上班族,低头族更是高达80%。
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,全民都步入了看屏时代。
通勤路上,了解一下今天的国内外大事。
(看看今天有什么瓜可吃)
上班,对着电脑目不转睛努力工作。
(摸鱼,不存在的)
吃饭,就着美食博主视频下饭。
(看看也香)
上床睡觉前,逛逛某宝打几局游戏。
(睡前仪式要有,不然睡不着)
周而复始的后果就是——眼睛干涩、迎风掉泪、还会刺痛干痒......有些人以为干眼只是一个眼睛疲劳的缩影,其实干眼,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。
很多人容易将视疲劳与干眼症混淆。干眼症是泪膜稳定性下降致使眼部不适的总称,常见症状就有视疲劳、异物感、干涩感,有些患者还可出现烧灼感、眼肿、眼痛、畏光、眼红等。干眼症并非只是一时疲劳所致,须予以重视,尽早干预。否则,延误病情可导致丝状角膜炎、角膜上皮角化,严重还会引发眼表炎症,导致角膜溃疡,甚至导致失明。干眼的病因繁多,发生机制复杂。一般来说,容易发生干眼的人群有:由于术后泪液的分泌及质量的异常,可引起泪膜不稳定等眼表损害,而易患干眼;
由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导致泪膜代谢功能下降,而易患干眼。此类镜片包括美瞳等角膜接触镜;
由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疾病,而易患本病;
由于所服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,而易患干眼。如抗组胺药、部分降压药等长时间使用电脑、手机,长时间驾驶、阅读等,使眼部注意力高度集中,眨眼次数减少,泪膜不能及时形成,会诱发干眼。另外,气候干燥,长时间待在空调或暖气房里,泪液蒸发过快,也容易引发干眼症。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眼表疾病,如果得了干眼,首先要尽可能纠正各种引起干眼的危险因素,其次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。
多眨眼有助于泪水的分泌和涂布。建议长时间操作电脑、驾车、读书的人要注意休息,用眼1小时左右休息15分钟,可以闭目养神,可以眺望远方练习眨眼睛(每分钟20次左右),减少每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。长时间用眼后,可将双手摩擦生热,敷在眼睛上,这样可起到热敷的作用,改善眼部血液循环,缓解不适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眼睛发生了炎症,此时已不适合热敷了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同时,可按摩眼局部的太阳穴、攒竹穴、承泣穴等帮助眼睛舒缓压力。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,少熬夜,适当运动。同时日常生活中减少使用隐形眼镜、美瞳的次数和时间。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,适当增加摄入鱼类、豆制品奶制品、蛋虾等富含钙的食物,以及芝麻等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,对护眼都是有帮助的。【免责声明】图片、文字、音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